线上杠杆炒股app 南越国文物首次大规模在赵佗故里展出

你的位置:吉林杠杆配资_股票杠杆配资公司_专业十大炒股杠杆平台 > 股票杠杆配资公司 > 线上杠杆炒股app 南越国文物首次大规模在赵佗故里展出
线上杠杆炒股app 南越国文物首次大规模在赵佗故里展出
发布日期:2024-08-29 15:58    点击次数:96

线上杠杆炒股app 南越国文物首次大规模在赵佗故里展出

8月1日,“岭南开发第一人——赵佗与南越国文物展”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正定县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正定县人民政府主办,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正定县博物馆承办。

这是首次在赵佗故里——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大规模展示南越国文物。展览通过200余件展品,开启一段穿越2000多年,跨越1800公里的文化传奇之旅。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0月31日。

南越国是秦将赵佗在岭南建立的第一个地方政权。秦灭亡后,赵佗击灭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作为南越国的建立者,赵佗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军事才能,维护了秦汉南疆的和平与稳定;他建立南越国,开启了岭南发展繁荣的新篇章;他接受汉朝册封,维护了汉朝的统一;他在传播中原文化的同时,大力发展海上交通和贸易交流。展览深入挖掘赵佗文化中开放、包容、创新的当代价值,为石家庄和广州两地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

三方面呈现“岭南开发第一人”赵佗功绩

本次展览分为“史载赵佗”“考古南越”“千年追忆”三个部分,分别从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后世遗迹三大方面呈现赵佗为维护岭南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以及促进岭南开发作出的贡献。

“史载赵佗”部分,通过文献资料深入浅出地重现赵佗传奇的一生,从南越国的建立始末、政治谱系、周边关系等,勾勒出百年南越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基本面貌,展示岭南社会融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

“考古南越”部分,梳理百年以来南越国考古方面取得的系列重大成果,重点介绍南越国重点遗迹——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文王墓,通过“物”的视角展示南越国政治、经济、建筑、宫廷生活、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细节,展现岭南地区在南越国时期实现的跨越式大发展。

“千年追忆”部分,重点通过后世追认遗迹、传说、诗文等呈现两千多年来赵佗与南越国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在设计方面,展览序厅巧妙地利用南越木简、秦汉简牍文字等元素,展现赵佗对岭南开发的卓越贡献。正中的“赵佗归汉”画作,象征着赵佗隔五岭北望大汉与故乡正定,诠释展览主题。展厅展板以海洋的蓝绿调为主,凸显“海丝文化”这一南越地域特色,同时融入汉代的朱红色彩,营造汉越的色彩意象。

此外,因地制宜地利用展厅高度变化,营造出雄伟壮观的南越宫殿、岭南园林代表的南越宫苑,以及出土大量精美文物的南越文王墓场景。在多媒体方面,展览采用红外线感应技术设计了“拍拍墙”,通过触摸屏和投影等方式制作了“发光树”等多个数字化互动展项,丰富了展览的形式,使“南越文化”看得见、摸得到、带得走。

两百余件展品再现南越国文化风貌

南越建国之后,定都番禺(今广州),并逐步确立了各项治国之策,南越国仿效秦汉政治制度,引进中原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在赵佗及四位继任者的百年经营之下,岭南地区在农业、手工业、交通等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大发展。

此次展览汇集了大批品类丰富的南越国文物,展示南越国时期岭南地区的物质文化及生活方式,如:铁铲、铁臿、铁锛、铁锤等生产工具,以及陶鼎、陶盆、陶罐、陶网坠、砖瓦等生活用器及建筑材料,真实地反映了在农业生产上,南越国管理者通过积极引进中原铁农具,改变了岭南地区原本“刀耕火种”的状态,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手工业上,大批南下的能工巧匠使得南越国的手工业生产比先秦时期有突破性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出了一批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带有陶文的砖瓦,这些陶文包含了负责制陶的官署机构,陶工的身份和陶工名字等信息。据《礼记·月令》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南越国的这些陶文反映了南越国仿效中原,实行“物勒工名”制度。

此外,南越国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本次展出的带釉筒瓦、八棱形石柱、乳香、金花泡见证了秦汉时期广州积极的海外贸易活动,它们是2000多年前广州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物证。

部分文物赏析:

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需要创新实践、长期坚持并持续推进的工作。光大信用卡主动探索消保宣传新路径,开拓金融知识普及新阵地,坚持走更贴近群众、更易为金融消费者所接受的金融知识普及宣教道路,构建“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宣教体系。

展品:“万岁”文字瓦当

西汉南越国时期(公元前203年-前111年)

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 南越王博物院藏

古代瓦当多用于宫殿、官署、寺庙等级别较高的建筑之上。它位于筒瓦的最前端,即屋檐处,主要作用是保护木构屋架,使其免于日晒雨淋,同时也使建筑更美观。在南越国宫殿和御苑中,出土了大量“万岁”文字瓦当,瓦当当面直径普遍在15厘米以上,体形较大,“万岁”在汉代寓意长寿,也作为祝颂语,属于秦汉时文字瓦当的一种。

展品:空心砖熊饰

西汉南越国时期(公元前203年-前111年)

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 南越王博物院藏

空心砖,是我国古代流行的一种建筑构件,它体形大,内中空,故名“空心砖”。现有考古材料显示,空心砖最早出现于先周晚期,春秋战国时被用于修建大型高台建筑。秦汉时期的宫殿或官署建筑遗迹中,多有发现被用于修筑台阶或踏步的空心砖。类似的踏跺在秦汉建筑遗址常有发现,但两端饰熊纹的仅见于南越国。踏跺的侧面模印精美的熊纹图案,熊纹主体体现了熊头部的图案,熊两眼正视前方,炯炯有神,威武有力,既憨态可掬,又雄悍威猛。

展品:金花泡

西汉南越国时期(公元前203年-前111年)

广州南越文王墓出土 南越王博物院藏

南越文王墓墓主胸部发现多枚焊珠金花泡,泡面用金丝焊接成圆形、心形、辫索形等多种立体图案,这是我国发现最较早的“珠化”工艺的黄金制品。“珠化”是将黄金或铜制成小圆颗粒,焊接于金器表面作为装饰。此工艺起源于西亚,后被古埃及、希腊所掌握,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后传入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南越文王墓出土的金花泡饰其来源可能与西亚以及地中海地区有关。

展品:“蕃禺”铜鼎(复制件)

西汉南越国时期(公元前203年-前111年)

广州南越文王墓出土 南越王博物院藏

这件带有铭文“蕃禺”的铜鼎,鼎盖上刻有“少内”“蕃禺”等铭文。“少内”为官职,证明南越国的百官制度仿效汉朝;“蕃禺”为地名,最早见于《史记》等史料中,它正是南越国都城所在,也就是广州的前身,是古代广州城市建设的重要物证。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线上杠杆炒股app